醫藥網5月26日訊 “在沒有特效藥和疫苗的突發重大傳染病下,我們在第一時間采取了中醫藥方案,用中西醫結合的方式初步打贏了這場抗擊疫情的人民戰爭。” 5月15日,在人民政協報、人民政協網舉行的“中國方略 中國智慧——中西醫結合抗擊疫情”線上座談會上,全國人大代表、中國工程院院士張伯禮說道。
全國新冠肺炎確診病例中,有74187人使用了中醫藥,占91.5%,其中湖北省有61449人使用了中醫藥,占90.6%。臨床療效觀察顯示,中醫藥總有效率超過90%以上。 這就是戰“疫”的中國方略、中國智慧! 01 中西醫結合讓這兩個數據全球較低
今年2月,武漢疫情暴發初始,72歲的張伯禮率先來到武漢。“最初的武漢是混亂的,確診患者、疑似患者、發熱患者、密接患者等聚集在醫院,人滿為患,即便被確診也住不了院。”張伯禮介紹,混亂的局面僅持續兩周,當中央指導組到達武漢后,第一時間大排查,讓每一戶都進行了嚴密隔離。
然而,有的是流感患者,有的是密接患者……面對不盡相同的患者狀況,僅僅隔離是不夠的,中央指導組便提出第二條舉措,普遍發放中藥湯劑和中成藥,這個辦法顯著抑制了疫情的蔓延。“當時也沒有特效藥,而中醫藥對流感是起有效作用的。”張伯禮回憶,“在大面積的服用中醫藥后,幾乎阻斷了疫情的蔓延。四類人群(確診患者、疑似患者、發熱患者、密切接觸患者)確診患者從二月初的80%降到二月中旬的40%,到二月底時,已經降到了10%。”
在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科研攻關組中醫藥專班臨床救治組副組長、廣東省中醫院副院長張忠德的帶領下,廣東省中醫院派出88人前往武漢,對收治的348個病例實施中醫藥組合拳治療,“病人在得病后,會高度焦慮恐懼,產生強烈的求生感并帶有并發癥。采用中醫藥特色療法對病人進行綜合治療,對緩解病人癥狀及并發癥都有不錯的效果。同時,通過這次臨床實踐,大大提升了中醫藥綜合防治疫病的能力。”
疫情期間,如何守護產婦和新生兒的生命安全,是湖北省婦幼保健院副院長金志春的重要職責。“我們采取兩線作戰,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母嬰安全。”金志春介紹,醫院采取預檢機制,成立專門小組參與門診的預檢,對于普通病人,便送入門診治療,對于疑似和確診患者,則送入定點醫院治療。隨著確診患者的增多,醫院便搭建起臨時隔離區,專門用于疑似病人的分娩。同時分娩后也會對她們進行隔離觀察。“疑似和確診的產婦共142例,我們對這些病人都采用了中醫藥療法,取得了良好效果。”
衡量一個國家疫情期間的醫藥衛生救治水平有三組數據:控制疫情的時間、重癥發生率和死亡率。張伯禮說,“中國的抗疫時間嚴格意義來說應為兩個月,即從1月底到3月19日武漢首次實現新增病例清零,到了4月初,全國的疫情已基本被控制。此外,中國的重癥發生率、死亡率一直在全球處于較低的狀態。這在很大程度上源于中西醫結合。”
02 這次抗疫戰為何打得最漂亮?
1月23日,國家衛健委發布(試行第三版)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診療方案,標志著中醫藥全面參與新型冠狀病毒防控。
在全國政協委員、中日友好醫院保健部主任張洪春看來,中醫藥之所以能取得有效的治療效果有三方面原因:一是黨中央的科學決策,堅持中西醫結合、中西醫并重的治療方式。二是國家對傳染病研究不斷加大投入。張洪春介紹說,“自2003年‘非典’之后,中醫藥不斷攻堅克難,逐漸形成以金銀花清肝顆粒、連花清瘟膠囊、血必凈注射液為代表的中醫藥科研成果,這對治療新型肺炎具有積極作用。”三是國家中藥管理局組織專家,針對各地的氣候特點及不同體質,制定辨證論治的方案。“方案的制定不僅強調因人因地制宜,也突出了中醫藥的特色優勢。”
在十二屆全國政協委員、中國中醫科學院首席研究員曹洪欣看來,中國抗疫的歷史淵源流長,有著豐富的抗疫經驗。“從西漢到民國,約發生過555次疫病,歷史上疫病的治療都以中醫藥為主。近代以來全球疫病頻頻發生,無論對艾滋病、SARS、甲流還是埃博拉病毒,中醫藥都有它獨特的治療優勢。”
“中醫藥之所以在此次抗擊疫情中發揮重要作用,源于這些年來無數次與疾病斗爭的經驗,經過不斷地發展和完善,形成了完成的理論體系。這次疫情,中醫藥全面參與疫情防控的全過程,無論哪個階段,中醫藥均發揮了重要作用。”對于中華中醫藥學會副會長李俊德的觀點,曹洪欣深表贊同。他表示,“中醫傳統的疫病防治理論指導實踐,又在實踐中豐富發展理論。伴隨著中醫藥理論方法、技術應用的創新,中醫防病、防疫的能力將大大提高。”
曹洪欣還表示,他從2月中旬就通過線上參與出院后復陽患者,通過中醫藥治療,患者很快轉陰。另外,目前最讓人擔心的是無癥狀感染者,通過使用中醫藥也能起到較好的效果。“所以中國為何在抗擊疫情中取得階段性重大勝利,是因為中國有底牌,這個底牌就是中西醫結合!”
面對疫情期間中醫藥發揮的重大作用,原衛生部部長張文康感言:“一百年前中醫藥風雨飄搖,生死存亡。北洋軍閥政府曾決議廢除中醫,南京國民政府也反對中醫,直到新中國成立后,才確立了中醫藥的科學和法律地位,繼而確定了中醫藥的發展方向。而今,我們通過中西醫結合打了一場漂亮的抗疫戰,這有利于推進中醫藥現代化,也有利于推動中醫藥走向世界。”
03 總結經驗補足短板,中醫藥前景輝煌
“2003年的非典,讓中醫藥人深切意識到中醫藥介入疫情防控的時間較晚,介入的程度較低。此次疫情,我們吸取經驗,推進中醫藥全程深入介入。不過在中醫藥防治傳染病的體系建設中,普遍存在基地建設不夠完善等問題。”全國政協委員、中國中醫科學院副院長唐旭東舉例,“多所中醫院的傳染科病房、發熱門診的建設不合規。同時,在傳染病醫院里,中醫科建設相對薄弱。”
此外,唐旭東還指出,在傳染病防治法和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條例里沒有任何條款明文阻止中醫藥參與重大應急反應和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但在實踐中,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發生時,中醫藥卻無法第一時間介入。對此,唐旭東建議加強基地建設,完善中醫藥參與重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機制。
全國政協委員、中華醫學會副會長饒克勤與唐旭東的想法不謀而合,“要把中醫藥應對突發公共衛生事件能力納入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建設中,完善中醫藥相關法律法規,以期中醫藥能發揮更大作用。”
“在總結公共衛生應急管理體制的防疫經驗之余,還應思考如何更好地加強中西醫結合。”張文康表示,“每個國家都有自己的傳統醫學、民族醫學,但真正做到中西醫結合的并不多。我們應總結經驗教訓,探索出一條具有中國特色的中西醫結合道路。”
疫情期間,不少中醫藥企業勇于擔當,積極參與抗疫。揚子江藥業集團黨委委員、北京海諾康醫藥經營有限公司總經理葉國奇表示,疫情期間企業全力保障防疫藥品和口罩等物資源源不斷地輸送到全國各地,為疫情防控提供了有力支持。葉國奇坦言,“希望國家能大力度的支持中醫藥的創新發展,健全符合中醫藥特色的藥品評價標準體系,促進中醫藥產業的高質量發展。”
中醫藥抗疫是我國取得抗疫戰階段性勝利的法寶,也是推動中醫藥參與全球抗疫的重要機遇。如何更好地助力中醫藥走向世界,呂愛平有幾點思考。
“總結經驗很關鍵,但總結什么樣的經驗更關鍵。當下,我們最需要做的就是拿出證據鏈,用證據向全球展示中國抗疫成果是其關鍵。另外,我們不僅要向全球推廣中醫藥產品,更要推廣中醫醫師。如果西醫對中醫藥不了解的話,即便醫院里有中醫藥,他可能也不會使用,所以在國際上推廣中醫醫師,讓中醫藥防治疫病能力走出去,來展示、介紹中醫藥的特色優勢,顯得尤為重要。”